日期:2025-08-26 21:18:54 标签:
8月2日,北京一则简短而沉痛的讣告打破了许多老观众的宁静。
演员朱龙广因病抢救无效,于2025年8月2日逝世,享年86岁。他的家属在8月3日发布讣告,确认了这一消息。
一时间,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,是那张稳重慈悲的面孔。
那是1987版《西游记》里“如来佛祖”的形象。端坐金莲之上,目光温和而庄严,他一句“如来在此”,便让戏里戏外都肃然起敬。
朱龙广老师走了,带着无数观众的童年回忆,也带走了一个演员身上该有的朴实、深沉与分寸感。
永远的“如来”,从不抢戏却深入人心
说到朱龙广这个名字,可能有些年轻观众并不熟悉。但只要提起《西游记》里的如来佛祖,或者《地道战》里的高传宝,熟悉国产老剧的观众一定会点头称赞。
朱龙广是中央实验话剧院(即如今的国家话剧院)一级演员,属于新中国第一批戏剧人,舞台剧、电视剧、电影三栖发展,演技风格一贯简洁有力。
他出演《地道战》时才40出头,正是精神头十足的年纪。他演的高传宝,不油滑、不矫情,是那种从土地里长出来的***基层干部,不是演出来的,是“活出来的”。
但真正让他“全民皆知”的角色,反倒是在他50岁之后才扮演的——那就是1987年央视《西游记》里的“如来佛祖”。
这个角色出场不多,总共台词不到百句,却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最权威的佛祖形象。
不同于后来版本中仙气缥缈、滤镜拉满的表现方式,朱龙广饰演的如来,既有神性的庄严,又有人间父长式的慈爱,气场强大却不压人,看一眼就能让孙悟空低头收敛脾气。
六小龄童曾在多次采访中表示:“朱龙广老师是真正的老戏骨,一点不抢戏,台词说得少,气场却强得很。
他对角色理解很深,甚至在‘大雷音寺’的站姿、手势、语调这些细节上,都是他自己和导演一起商量的。”
所以当得知朱老先生去世,六小龄童第一时间发文悼念:“一代影、视、剧艺术大家朱龙广老师于2025年8月2日在北京因病逝世,享年86岁,永远的‘如来佛祖’,无限的哀悼与思念。”
短短数语,道尽不舍。
他是那个“不争功的老头”,却演遍老百姓心里的“正气”
朱龙广老师是那种一眼就有“正气”的演员。
你可以看到他演的高传宝、如来佛祖、佟掌柜爹……没有一个角色是热搜型的“人设”,但都带着老百姓心里对“好人”“老实人”“值得信的人”的那种朴素定义。
尤其在《武林外传》中,他饰演佟湘玉的父亲佟伯达,那场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的长谈,不只是调侃、不是嘴贫,而是活脱脱一个老爹面对孩子出走江湖时的万般不舍与叮嘱。朱龙广把那种“刀子嘴豆腐心”演得入骨,戏少但印象深刻。
他没有拿过什么流量奖项,但业内的尊重,从未少过。
圈内人都知道他是“最不计较戏份的演员”。哪怕是演如来佛祖这种“台词不多、出场有限”的角色,他依旧查资料、背台词、自己设计手势,每一场都一遍一遍排练。他不喜欢NG,不喜欢临场改词,更不喜欢“站那不动演皇帝”。
他说过一句话:“你戏份少,更得演得好。你出场一分钟,就得让观众记住你一分钟。”
这就是朱龙广。
不是靠流量活着的演员,是靠实力与角色活在观众心里的那种。
安静离场,不扰尘世,老一辈演员的最后一课
朱龙广去世的消息,来的安静,走得更安静。
没有事先张扬,没有抢镜头式的遗言,也没有大肆铺陈的仪式,讣告简单明了,没有“生前最后一条动态”那种流量密码,反而格外令人肃然起敬。
这份“淡出”,恰恰是他人生最后的态度。
他活了86岁,从话剧时代走来,见过最火爆的万人空巷,也看遍了流量裹挟下的喧嚣与追捧。但他始终如一,台上演戏,台下做事,不混圈,不斗狠,不争宠。到了晚年,几乎不怎么再出现在聚光灯下,而是把更多时间给了家人和年轻演员。
2019年国家话剧院搞一次内部聚会,有人提议请老前辈上台讲话,朱龙广只说了一句话:“我不说了,年轻人说。”
如今想来,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的交棒方式。
朱龙广老师走了,但他留下的角色、他的作品、他对待艺术的那份尊重和敬畏,会一直在。
他也不是一个人离开,随他而去的,还有那个年代演员身上特有的一种沉稳、克制、敬业和正直。
愿老先生一路走好。
如来已回西天,但他的慈悲与正气,还在我们每个人心中。